企趣云,一分钟搭建自己的员工激励与认可平台
企业微信、钉钉、飞书官方推荐应用,20000家企业都在用
A说,是“让身边的人更舒服,让自己的生活更好地运行。”
B说,是“能够坦然的面对问题,管理好情绪,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。”
C说,是“每天接受新的事物学习新的领域,退去稚嫩,让自己慢慢变更成熟。”
D说,是“同样面对以前那些让你有情绪的人和事的时候,不再有波澜了。”
Q
在职场中,你认为的成长是什么?
A
A说,是“各种能力、技能、经验的提升。”
B说,是“更高的职位,更多的收入。”
C说,是“在各种关系中更加游刃有余。”
D说,是“面对事情的时候,自信和从容。”
这么一对比,你发现了什么?
好像在职场的成长,比在生活上的成长更理性和冰冷一些。
在生活中,我们更容易把成长联想到心智上的成长。而在职场上,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事情,是技能,是经验,是显化在外的东西。
不知是不是因为人生足够长,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见证自己的成长;而我们把职场当做一段短暂的经历,反而期望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看到一些可衡量的结果。
我们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外在世界的成长和收获,但问题是,如果我们的内在世界没有变化,外在世界依然还会是原来的那个样子。
“
什么是“成长”?
“成长”包括外在世界的丰富,也包括内在世界的丰富。
在文化领导力里,我们把“成长”定义为“心智的成长”,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成长。就是说,面对同样的情景,你不再采用过去的旧模式,而是有了新模式。
什么是模式?
面对一个情景,我们每一次的反应,我们每一次采取的行动,都会在我们的系统中留下残留,这些残留会形成模式,伴随着我们。
久而久之,它形成了记忆和印记,在下一次遇到这件事情的时候,我们会不自觉地开启自动驾驶模式。
自动驾驶模式可以让我们变得高效,但问题是,如果一次次地采用旧模式,一次次的循环,我们的生命就会不断循环。
我们可能会认为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,但就生命而言,反反复复一样的循环,实际上我们的生命一成不变,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,也不会有你期望的更好的结果发生。
“
如何才能“成长”?
旧的思维产生了旧的行动,产生了旧的结果;如果期望有新的结果出现,那必须是有新的行为,而新的行为来源于新的思维。
成长的本质从来不是知识的积累,而是思维的改变,是思维的刷新。
比如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,
如果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:
“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,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来。”
“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,在学校里就要有好的表现。”
“催得越紧,逼得越狠,我们的孩子越能成功,长大越有出息。”
我们可能会希望事事为孩子做最好的安排,希望孩子能够比其他孩子表现得更好,期望把孩子打造成我们期望的成功的样子。
如果孩子恰好是善于学习的,那么会如父母所愿;但如果孩子不善于学习,结果一定事与愿违,父母充满焦虑,而孩子可能会觉得压力重重。
大概率这样的结果,是父母们不想看到的,那么改变从何而起?如果还是固守着原有的思维,结果也不会有好的变化。
就算有时候事情似乎发生了变化,有几天是美好的,但不久又会回到老样子。
唯有思维的改变,才能带来真正的不同。
假如我们的思维是这样的:
“人生本来就不是赛跑。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。”
“能上大学只是你所有经历的一部分,成绩没有学做人和学做事重要。”
“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失败,而教训则拥有长远的价值。”
我们可能会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,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,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我们也会花更多时间爱自己,花更多时间在自己身上,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。
但这个转变并不容易,如果你觉得旧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好,大概率你也不会有改变的动力。
唯有当你觉得你并不想待在这个旧世界,期望去到新世界,而过去的无数次,你用自己认为对的方法,结果也并没有发生。
那么,是时候改变了,除非你想让你的生活一直陷入这样的循环当中。
如果我们真的想让自己前进,就必须打破旧模式。
“成长”就是,你看到了自己一次次循环往复的旧模式,按下暂停键,并努力为你的生命写下新模式。